户外常识 分类>>
科学预防远离结核病
科学预防远离结核病2023年3月24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为帮助官兵正确认识、科学预防结核病,我们邀请了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结核病医学部主任安慧茹,介绍结核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结核病俗称“痨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有人认为结核病就是肺结核。其实,结核病是身体感染结核杆菌后引起的一类疾病的统称。如果病菌侵袭了肺组织,称为肺结核。如果侵袭了除肺之外的其他器官,称为肺外结核,如结核性脑膜炎、骨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和皮肤结核病等。
不是所有类型的结核病都具有传染性。通常来讲,肺结核具有传染性。肺脏器官与外界相通,结核杆菌在病变过程中大量繁殖,通过支气管排出体外,随空气等介质传播。健康人群一旦吸入带有结核杆菌的飞沫,就可能被感染。接触肺结核患者后是否发病,与感染结核杆菌的数量、毒力及自身抵抗力有很大关系。如果感染的结核杆菌毒力强、数量多,且被感染者自身抵抗力较弱,就容易患上肺结核。否则,结核杆菌会潜伏在身体中,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能会发病。
结核病的隐蔽性强,初期症状轻微,较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发展,肺结核患者通常会出现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很可能是得了肺结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拍胸片、痰涂片检查、结核杆菌素试验等,以明确诊断:①咳嗽症状持续3周以上,且伴有乏力、夜间盗汗、体重减轻、午后低热(体温通常在38摄氏度以下)等症状。②长期咳痰。早期为干咳或有少许痰,后期痰量增多或出现浓痰,且久治不愈。③胸痛。肺结核患者常有胸闷气短、胸痛的症状,有的肺结核患者还会出现肩部或上腹部疼痛等症状。此外,如果存在食欲不振、身体乏力、体重减轻、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等情况,也要高度警惕肺结核。
切断结核杆菌的传播途径,是防止肺结核传播和扩散的重要手段。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包括以下3种:一是空气传播。空气传播是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肺结核患者在咳嗽、咳痰、打喷嚏、大笑、唱歌及交谈时,会排出大量含有结核杆菌的微小飞沫。与肺结核患者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和学习的人,是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有可能感染结核杆菌,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排查。二是尘埃传染。如果肺结核患者的痰吐在地上,水分蒸发后会成为带菌尘埃,有可能被健康人群吸入肺泡,造成感染。三是再生气溶胶传染。落在地面、物品上的结核杆菌随尘埃飞扬,也容易被人吸入肺泡,造成感染。
预防肺结核,建议大家注意以下几方面:增强机体免疫力。加强锻炼、均衡饮食、规律作息、平衡心理,提高自身免疫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打扫卫生,多开窗通风;日常生活中勤洗手,不随地吐痰,打喷嚏和咳嗽时掩住口鼻。做好个人防护。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时,如医院、商场、地铁、火车站等,尽量佩戴口罩。如果家中有结核病患者,要戴好口罩,室内勤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结核病患者用过的物品应及时清洗消毒,碗筷等餐具可高温水煮5~10分钟,以达到消毒的目的。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是一种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注射卡介苗后,会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但是不能获得终身免疫,免疫力一般持续3~4年。因此,易感人群应及时补种卡介苗。定期健康体检。建议战友们积极参加部队组织的健康体检,按时接种疫苗。如果体检时发现潜伏结核感染,且长期与肺结核患者共同居住或同室工作、学习,应及时到医院排查,必要时进行预防性抗结核治疗。
结核病是可防可治的。如果患上结核病,不要过度担心PP电子,应及时隔离,并积极主动接受规范的治疗。目前,结核病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化学治疗、手术治疗等。多数结核病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在8个月内可以治愈,且停药后复发率低。部分重症患者,如结核性脓胸、支气管胸膜瘘以及大咯血保守治疗无效者,建议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一旦治疗不规律或不彻底,极易加重病情。因此,结核病患者应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切勿随意减药、停药。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容易导致机体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又会影响结核病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因此,建议结核病患者加强营养补充,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瘦猪肉、牛肉、羊肉、鸡蛋、鸭蛋等)和高纤维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坚果等)。尽量少食辛辣油腻食物(如辣椒、芥末、油炸食品、巧克力等),否则容易刺激胃肠道,不利于结核病患者身体康复。除饮食外,结核病患者还要注意休息、戒烟酒、保持良好的心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一般建议结核病患者选择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等舒缓的运动,尽量不要选择长跑、踢足球、打篮球、骑车等相对剧烈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