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市十七届一次会议《关于为学校解决操场、提高校园体育环境、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建议的建议》(29号)答复
市十七届一次会议《关于为学校解决操场、提高校园体育环境、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建议的建议》(29号)答复阜新,寓意“物阜民丰PP电子平台,焕然一新”,1940年置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东接沈阳市,南邻锦州市,西连朝阳市,北靠内蒙古自治区。全市总面积10326平方千米,其中城市建成区76.5平方千米。下辖2县5区及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市常住人口173.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2.9万人。阜新是全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也是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市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首批全国篮球城和省级园林城市。
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阜新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阜新市关于推进园区项目审批集约化改革的实施方案(试行)》 (公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关于公开征求《阜新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 意见的公示
日期: 2022-04-22浏览量:264来源: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责任编辑:李艳文字大小:
市教育局为深入贯彻落实辽宁省委办公厅、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辽宁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措施》(辽委办发〔2021〕24号)要求,正在起草《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市文旅广电局共同制发《关于阜新市深化体教融合工作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阜文旅广电发〔2022〕8号)等文件。
文件中明确规定以市教育局、市文旅广电局、市自然资源局、市财政局、各县区政府为责任单位,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和体育场地器材配备目录,建设场地、配备器材,建立体育器材补充机制,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把义务教育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建设纳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指标体系,重点推进农村学校在体育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在中小学建设体育场馆,加强共用共享。小规模学校以保基本、兜底线为原则,配备必要的功能教室和设施设备。加强城区条件薄弱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共享、校内功能教室改造等多种方式,建好满足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需求的场地设施、专用教室。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捐资或资助学校体育场馆建设和器材配备。
支持我市公共体育场馆和具备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课余时间向青少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鼓励利用老旧厂房、存量土地、地下空间等建设体育场地设施。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我市基本配齐配足学校体育器材设施,各学校重点是提高器材利用率,损耗性器材要得到及时补充和更新。2021年全市学校体育专用器材经费支出达270万元。
截至2021年,我市已建成塑胶操场120余块,其中市区、县城及重点学校均铺设了塑胶操场。各学已基本配置篮球场等体育设施。阜新市于2014年全面启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改善工作,制定了《阜新市2014——2018年薄弱学校改造规划》。2019年我市“全面改薄”工作收官,全市75所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完毕,其中新建校舍14.33万平方米,新建及改造运动场地9.68万平方米,共投入资金2.8亿元。通过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改善工程,已基本补齐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的短板,满足基本学生体育活动、教育教学的需要。
按照教育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工作要求,2022年我们把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存在校园安全隐患的运动场地建设工作列为今年教育大事。全市计划新建及维修改造操场地6块,面积5.7万平方米,总预算1685.16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省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资金、省城区薄弱中小学补助资金及中央一般债卷资金,已全部到位。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已召开专题会议谋划部署,采取市、县区、学校联动机制,建立项目清单,制定项目时间表、路线图。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政府教育督导对县区教育履职考评范畴,实行周调度、月报告,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保证项目按期完成。
(一)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程。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设刚性要求,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中小学校在每两周的体育与健康课时内安排1节健康教育课。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全面落实学生每天校内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中小学校在没有体育课的教学日,安排1节体活课,每天统一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上下午各安排1次。
(二)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梳理民族民间体育项目,逐步增设以武术、跳绳、毽球、摔跤、棋类、空竹、射艺、五禽操(戏)、珍珠球、舞龙舞狮等中华传统体育文化项目,挖掘阜新特色的竞走、博克、柔道等体育项目。实施“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传统特色校建设工程,每2年开展一次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评定、复核和发展情况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择优予以扶持。
(三)改进育人模式。构建小学早训练,初中不断档,高中有特长的体育人才梯队培养体系。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运动训练规律,科学安排训练计划,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通过组建足球、篮球(小篮球)、排球、乒乓球、田径等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和兴趣小组等形式,为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成才路径。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做好统筹规划,以初中学校学区为基础,联合学区内覆盖的多所小学建立共同体,开展1至2项相同项目的体育训练。高中学校针对县域内初中学校的体育特色,开展“一校多品”的特色项目训练,畅通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输送渠道。同时,要增加各类青少年体育组织数量,扩大覆盖面。通过扩大校内、校际体育比赛覆盖面,组织U系列篮球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冬夏令营等选拔性竞赛活动,发现具有运动天赋的学生,为竞技体育输送人才打好基础。
(四)监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认真落实卫生部、教育部联合制定的《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的通知,建立新生入学健康档案。在校学生每年进行一次常规健康体检。体检率100%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市直属学校有市教育服务中心保健部承担,两县五区学校由县区教育局承担。健康体检项目有内科常规检查;眼科检查;口腔科检查;外科检查;形体指标检查;生理功能指标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学生健康体检机构在体检结束后,分别向学生(家长)学校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反馈学生个体健康体检结果与学生群体健康评价结果。一是做好学生个体报告单。包括学生个体体检项目的客观结果、对体检结果的综合评价以及健康指导建议。二是做好学校汇总报告单。包括学校不同年级男女生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的分布、视力不良、龋齿检出率、传染病或缺陷的检出率,不同年级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及健康指导意见。三是做好区域学校汇总报告单。包括所检查学校学生的总体健康状况分析,包括生长发育、营养状况的分布、视力不良、龋齿检出率、传染病或缺陷检出率以及健康指导意见。四是做好学生健康档案管理。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将学生健康档案纳入学校档案管理内容,实行学生健康体检资料台账管理制度;根据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和体检单位给出的健康指导意见,研究制订促进学生健康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促进学生健康的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