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分类>>

一家三代的出行记忆(改革开放40年·亲历变迁③)

2024-08-02 17:19:1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一家三代的出行记忆(改革开放40年·亲历变迁③)记者来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市民仲建新的家中,54岁的她正在认真地翻看着相册。她从相册中取出两张照片,一张是30年前自己刚结婚时骑自行车出游的照片,另一张则是三年前自己父亲与家中越野车的合影。这两张照片所折射出的恰恰是一家人生活的巨大变化。

  仲建新的父亲、今年93岁的仲长太老人是一名铁路退休职工,1958年由河北张家口调到内蒙古巴彦淖尔工作。“当时我们铁路家属院在城外,要想买东西、看电影就得步行到八里地外的城里,一走就是四五十分钟,买粮食全靠老父亲一个人扛回来,十分不便。”仲建新回忆道。

  20世纪70年代末,仲长太用攒了一年多的工资买了全家第一辆自行车。“那时候买自行车光有钱买不着,还得凭票、托人找关系才买到一辆。”仲建新说,有了自行车以后生活便捷多了,不仅在路上的时间大大缩短,买米买面还能用它驮着,省时省力。“不过这辆车是加重型的,骑起来特别费力,坏了也没地方修,全靠父亲修修补补。”仲建新感慨。

  1983年,仲建新参加工作,也成为一名铁路职工。由于加重型自行车骑行不便,仲建新在工作两年后,用半年多的工资购买了一辆有横梁的轻便型自行车。她告诉记者:“那时候买车已经不用凭票了。”

  1987年,仲建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一辆200多元的飞鸽牌斜梁自行车作为结婚的彩礼,走进了她的生活。那时候结婚讲究“三转一响”的“四大件”,即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自行车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堪比如今的家用汽车。

  “这张照片就是1988年我与这辆车在公园拍的,当时结婚不久,骑着它参加单位活动,在路上感觉一点都不累。”仲建新指着第一张旧照片笑道。这辆骑行十分轻便的飞鸽牌自行车,陪伴着她一起上下班、买菜、接送孩子……度过了近十年时光。

  2009年,丈夫徐进花费2000多元购买了一辆电动车。“电动车骑行起来速度快PP电子官网,既省力气跑得也远,到了周末还可以骑着它到郊外的农村钓鱼休闲。”徐进说。

  随着时光的推移,儿子徐亦达也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呼和浩特的一名铁路职工。2015年,由于居住的地方距离单位近十公里,上下班十分不便,家里为他购置了一辆越野车。“过去挤公交上班需要1个多小时,现在开车在路况好的情况下半小时以内就能到单位。”今年29岁的徐亦达告诉记者。

  “这张照片就是2015年,我买车后开回老家,带着全家人一同到黄河大桥参观游览时,姥爷主动提出和这辆车合影留念的。”徐亦达指着照片说道。

  近年来,共享单车为他提供了新的选择。“把汽车停到距单位不远的公共停车位,然后骑共享单车到单位。不仅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还让我能每天多运动一些。”徐亦达笑道。

  从步行到加重自行车,从轻便自行车到电动车,从汽车再到共享单车。对于仲建新一家来说,改革开放40年来三代人出行交通方式的改变,正是我国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理念转变的一个缩影。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