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分类>>

PP电子官网自行车用配件安装架的制作方法

2024-08-13 06:00:3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PP电子官网自行车用配件安装架的制作方法2.市面上已有许多自行车的配件,例如车表、车铃、水壶等等,而这些配件都有对应的安装架,以将这些配件安装在自行车上。然而,目前的自行车用配件安装架大多只能提供固定配件的功能,所以在安装好配件后,大多无法任意调整配件的细部位置。例如,目前车表的安装架只能将车表固定在自行车上,无法任意调整显示面倾斜的角度,因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行车用配件安装架包括第一构件、第二构件以及插销件。第一构件具有相邻的顶面与侧面。侧面设有沿预定方向延伸出的第一连接柱。第一连接柱具有沿预定路径延伸的第一滑槽。预定路径局部围绕预定方向。第二构件具有第二连接柱。第二连接柱与第一连接柱彼此插设,且第二连接柱具有对应第一滑槽的贯孔。插销件经由第一滑槽和贯孔插入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插销件包括外壳、操作件和二抵压件。操作件插设于外壳内,外壳具有相对的二穿孔,二抵压件可活动地设置于二穿孔与操作件之间。操作件具有相连接的宽部和内缩部,且操作件适于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于第一位置时,宽部位于二穿孔之间,二抵压件受宽部推抵凸伸出二穿孔并抵于第一滑槽的二内侧面。于第二位置时,内缩部位于二穿孔之间,且二抵压件从二穿孔进入内缩部,而第一连接柱能相对于第二连接柱转动。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连接柱为空心圆柱,且第一连接柱更具有与第一滑槽相对的第二滑槽。第二连接柱插入第一连接柱中,且贯孔更对应于第二滑槽。插销件经由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和贯孔而插入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插销件还具有弹簧,设于外壳内并位于外壳的底部与操作件的宽部之间。操作件受外力按压朝外壳的底部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操作件压缩弹簧。外力移除时,弹簧将操作件推至第一位置。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侧面还具有凸墙,第一连接柱设置于凸墙。第二构件还具有围绕第二连接柱且对应凸墙的侧墙。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彼此插设时,侧墙更围绕第一连接柱,侧墙具有与贯孔对位的开孔。插销件穿过开孔、第二滑槽、贯孔及第一滑槽,且部分操作件经由开孔而伸出侧墙外。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操作件还包括锥部。锥部邻接在内缩部和宽部之间,且锥部的宽度从宽部朝向内缩部渐减。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车架连接件还具有环部和扣部。第二连接柱连接于环部。环部具有断口以及位于断口的相对两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扣部具有本体和连接件。本体具有扣槽以及相对的致动端和枢接端,且扣槽位于致动端和枢接端之间。枢接端枢接于第一端。连接件具有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端枢接于致动端和扣槽之间,且第四端枢接于第二端。扣槽适于扣于第四端与第二端的枢接处。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环部的外表面具有对应扣部的容置槽。容置槽通过第一端与第二端。枢接端枢接于容置槽内。第四端枢接于容置槽内。

  14.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用配件安装架中,第一构件(例如包括配件固定件)的第一连接柱与第二构件(例如包括车架连接件)的第二连接柱能彼此连接。具体来说,第一连接柱能相对于第二连接柱转动,因此第一构件能相对于车架连接件转动。插销件则能使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彼此锁固。如此,使用者便能转动第一构件,并在转动至适合的角度后,利用插销件固定第一构件。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用配件安装架能提供调整配件的细部位置的功能,进而具有易于使用的优点。

  15.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自行车用配件安装架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图1的自行车用配件安装架的组装示意图。请参考图1与图2,自行车用配件安装架100包括第一构件、第二构件以及插销件130。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构件例如包括配件固定件110,上述第二构件则可包括车架连接件120,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构件亦可为车架连接件120,而所述的第二构件亦可为配件固定件110,两者可互换而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欲达成的功效。在本实施例中,配件固定件110可用于供车表(未绘示)固定,但本实用新型不对配件固定件110的具体用途多做限制。本实施例的配件固定件110的材料可包括金属、塑胶或碳纤维复合材料,车架连接件120的材料则与配件固定件110的材料相同,但本实用新型不对具体材料多做限制。以下将说明配件固定件110、车架连接件120以及插销件130之间的连结方式。

  23.图3是沿图2的a1-a1线的局部剖视示意图。请参考图1与图3,配件固定件110具有相邻的顶面s1与侧面s2。顶面s1可设有配件固定结构111,侧面s2设有沿预定方向d延伸出的第一连接柱112。第一连接柱112具有沿预定路径延伸的第一滑槽g1。预定路径局部围绕预定方向d。车架连接件120具有第二连接柱121。第二连接柱121与第一连接柱112彼此插设,且第二连接柱121具有对应第一滑槽g1的贯孔t1。插销件130经由第一滑槽g1和贯孔t1插入第一连接柱112与第二连接柱121。

  24.插销件130包括外壳131、操作件132和二抵压件133。操作件132插设于外壳131内,外壳131具有相对的二穿孔t2,二抵压件133可活动地设置于二穿孔t2与操作件132之间。操作件132具有相连接的宽部w和内缩部i,且操作件132适于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如图4所示,当操作件132于第二位置时,内缩部i位于二穿孔t2之间,且二抵压件133从二穿孔t2进入内缩部i,而第一连接柱112能相对于第二连接柱121转动,使配件固定件110与车架连接件120能相对转动。如图3所示,当操作件132于第一位置时,宽部w位于二穿孔t2之间,二抵压件133受宽部w推抵凸伸出二穿孔t2并抵于第一滑槽g1的二内侧面s3。

  25.请一并参考图3和图4。详言之PP电子官网,使用者可使操作件132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操作件132处于第一位置时,抵压件133抵于第一滑槽g1的二内侧面s3使配件固定件110与车架连接件120彼此固定而无法相对转动,因此能固定配件固定结构111(绘于图2)的朝向方向。另一方面,当操作件132于第二位置时,配件固定件110能相对车架连接件120转动,进而改变配件固定结构111的朝向方向。例如,本实施例的配件固定结构111可用于供车表固定;当操作件132于第二位置时,以第一连接柱112为轴转动配件固定件110可改变车表的显示面的朝向方向,以便使用者以较佳的视角观看上述显示面。在调整好车表的显示面的朝向方向之后,将操作件132改置于第一位置,以固定车表的显示面的朝向方向。

  26.请一并参考图1和图4。进一步而言,因为在操作件132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滑槽g1的二内侧面s3未受二抵压件133抵靠,所以在配件固定件110相对车架连接件120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滑槽g1的二内侧面s3会相对插销件130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二内侧面s3例如为平面,如此二内侧面s3能平顺地相对插销件130移动,进而使配件固定件110以无段的方式相对车架连接件120转动。不过,在一实施例中,二内侧面s3可设置沿着上述预定路径排列的多个限位凸部(图未示),如此配件固定件110能以有段的方式相对车架连接件120转动。在另一实施例中,二内侧面s3可设置防滑结构(图未示),以使插销件130在第一位置时,配件固定件110与车架连接件120能彼此更牢固地固定。上述防滑结构的可包括设于二内侧面s3的微粒,或是将二内侧面s3设为粗糙表面以形成上述防滑结构,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27.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柱112例如为空心圆柱,且第一连接柱112还可具有与第一滑槽g1相对的第二滑槽g2。第二连接柱121插入第一连接柱112中,且贯孔t1更对应于第二滑槽g2。插销件130经由第二滑槽g2、第一滑槽g1和贯孔t1而插入第一连接柱112与第二连接柱121。具体来说,当配件固定件110、车架连接件120和插销件130彼此组装,例如图3所示,第二滑槽g2、第一滑槽g1和贯孔t1彼此对位,以供插销件130插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柱121例如为形状与第一连接柱112互补的实心圆柱,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制第二连接柱121的具体结构。此外,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柱112可为实心圆柱,第一滑槽g1与第二滑槽g2则可设置为贯穿上述实心圆柱的贯穿槽;第二连接柱121例如为形状与上述实心圆柱互补的空心圆柱,贯孔t1的数量可设置为二且彼此相对。本实用新型不对第一连接柱112和第二

  28.下文将说明插销件130的细部结构,以进一步了解插销件130的操作方式。请参考图3与图4,插销件130还可具有弹簧134,弹簧134设于外壳131内并位于外壳131的底部与操作件132的宽部w之间。操作件132受外力f按压朝外壳131的底部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图4),操作件132压缩弹簧134;此时抵压件133位于内缩部i内,因此第一连接柱112能相对第二连接柱121旋转。反之,当外力f从操作件132移除时,弹簧134将操作件132推至第一位置(图3);此时抵压件133抵于宽部w与内侧面s3之间,因此第一连接柱112与第二连接柱121彼此固定。此外,操作件132还可包括锥部c。锥部c邻接在内缩部i和宽部w之间,且锥部c的宽度从宽部w朝向内缩部i渐减。如此,当插销件130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锥部c能推动抵压件133从内缩部i移动至穿孔t2。进一步说,二抵压件133例如包括二圆珠,使抵压件133更易于在内缩部i和穿孔t2之间移动。

  29.请再参考图1与图3,配件固定件110的侧面s2例如还具有凸墙113(亦标于图2)。第一连接柱112设置于凸墙113。车架连接件120还可具有围绕第二连接柱121且对应凸墙113的侧墙122。当第一连接柱112与第二连接柱121彼此插设时,侧墙122更围绕第一连接柱112。侧墙122具有与贯孔t1对位的开孔o。插销件130穿过开孔o、第二滑槽g2、贯孔t1及第一滑槽g1,且部分操作件132经由开孔o而伸出侧墙122外。进一步说,如图3所示,凸墙113与侧墙122围绕彼此插设的第一连接柱112与第二连接柱121,进而提供保护第一连接柱112与第二连接柱121的功能。附带一提,如图1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凸墙113与侧墙122彼此对接的表面的轮廓例如类似于长方形,以便在组装配件固定件110与车架连接件120时对齐凸墙113与侧墙122。不过,在其他实施例中,凸墙113与侧墙122的具体结构不限于图中所示。

  30.图5是沿图2的a2-a2线的扣部朝远离环部的方向移动的示意图。以下将说明车架连接件120连接至自行车的相关结构。请先参考图1与图5,在本实施例中,车架连接件120还可具有环部123和扣部124(标于图1)。第二连接柱121连接于环部123。举例来说,环部123可夹持自行车的延伸把;扣部124则能将环部123固定在前述的延伸把上,但本实用新型不对车架连接件120的具体安装位置多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车架连接件120例如还包括防滑部125(绘于图1)。防滑部125设置于环部123的内侧面s4,如此能增加环部123和前述延伸把之间的摩擦力,使车架连接件120更牢固地安装在自行车上。防滑部125的材料例如包括硅胶或橡胶,但不限于此。另,本实施例的防滑部125是连续地分布在环部123的内侧面s4上。不过,在一实施例中,防滑部125也可分段地分布在环部123的内侧面s4上,而本实用新型不对防滑部125的具体形状多做限制。

  31.请参考图5与图6,环部123例如具有断口1230、第一端e1和第二端e2,其中第一端e1和第二端e2位于断口1230的相对两侧。扣部124具有本体1241和连接件1242(皆亦标于图1)。本体1241具有扣槽b、致动端a和枢接端p,其中致动端a和枢接端p相对的,且扣槽b位于致动端a和枢接端p之间。枢接端p枢接于第一端e1。具体来说,致动端a可供施力以使本体1241相对枢接端p旋转,而本体1241在旋转的过程中会一并带动连接件1242(亦绘于图1)旋转。连接件1242具有相对的第三端e3和第四端e4。第三端e3枢接于致动端a和扣槽b之间,且第四端e4枢接于第二端e2。如此,当连接件1242的第三端e3受本体1241带动时会相对第四端e4旋转。扣槽b适于扣于第四端e4与第二端e2的枢接处。详言之,第四端e4可包括枢轴pa,第二端e2则枢接于枢轴pa:当本体1241与连接件1242从图6的位置移动至图5的位置时,环

  部123的内径r逐渐缩小以夹持前述的延伸把,且枢轴pa逐渐朝扣槽b移动。直到枢轴pa扣合于扣槽b内时,例如图5所示,本体1241与连接件1242彼此固定,如此环部123便能固定在前述的延伸把上,进而将车架连接件120安装在自行车上。类似地,若要从前述延伸把上拆卸车架连接件120,将致动端a朝远离环部123的方向移动直到枢轴pa从扣槽b脱离,例如图6所示。如此,本体1241便与连接件1242彼此分离,且环部123的内径r较图5的状态略大,以便将车架连接件120从前述延伸把上拆卸。

  32.请再一并参考图5与图6,环部123的外表面可具有对应扣部124的容置槽1232(亦标于图2)。容置槽1232通过第一端e1与第二端e2。枢接端p枢接于容置槽1232内,第四端e4枢接于容置槽1232内。详细来说,当本体1241移动至图5的位置时,容置槽1232可容纳局部的本体1241,因此本体1241能更加紧靠于环部123,使环部123更牢固地夹持前述的延伸把。

  3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用配件安装架中,第一构件(例如包括配件固定件)的第一连接柱与第二构件(例如包括车架连接件)的第二连接柱能彼此连接。具体来说,第一连接柱能相对于第二连接柱转动,因此第一构件能相对于车架连接件转动。插销件则能使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彼此锁固。如此,使用者便能转动第一构件,并在转动至适合的角度后,利用插销件固定第一构件。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用配件安装架能提供调整配件的细部位置的功能,进而具有易于使用的优点。

  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搜索